对庭芜黯淡,院柳萧疏,还又深秋。正一星镫暗,更一声雁过,一点萤流。合成一片离思,都在小红楼。想扑地阴云,人愁不尽,替与天愁。
酸风未应□,雨簌簌潇潇,欲下还收。忆绣帏贪睡,任花梢晨影,移上帘钩。被池半卷红浪,衣冷覆熏篝。怎忘得江南,风流庾信空白头。
忆旧游。元代。仇远。 对庭芜黯淡,院柳萧疏,还又深秋。正一星镫暗,更一声雁过,一点萤流。合成一片离思,都在小红楼。想扑地阴云,人愁不尽,替与天愁。酸风未应□,雨簌簌潇潇,欲下还收。忆绣帏贪睡,任花梢晨影,移上帘钩。被池半卷红浪,衣冷覆熏篝。怎忘得江南,风流庾信空白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上岩寺访一公。元代。黄溍。 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上方灯火青林曲,隐隐疏钟一再鸣。
哭归高士。清代。顾炎武。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答钟茂才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钟子元同调,知音近转疏。摛文皆五凤,念旧更双鱼。一水蒹葭外,层霄羽翼初。暮云思握手,赋奏待公车。
偈六十三首 其三十二。宋代。释道宁。 经入藏,禅归海。未足衲僧亲道底,拂袖前行归去来,击碎重关门大启。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九月十四日舟由丹徒夜半与薇隐乘月登岸行三里作。清代。王采薇。 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