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追逐走埃尘,嬴得闲名累此身。争似别峰峰顶上,一庵高卧与云邻。
偈三十五首 其八。宋代。释祖珍。 长年追逐走埃尘,嬴得闲名累此身。争似别峰峰顶上,一庵高卧与云邻。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于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于夹岭之白水岩而终。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
释祖珍。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于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于夹岭之白水岩而终。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元代。朱希晦。 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三。宋代。张守。 笑挥墨妙当铅华,真是天然玉雪花。月冷霜清春不管,一枝寒影堕溪斜。
题李渎山居玉潭(一作玉潭山居)。唐代。张祜。 古树千年色,苍崖百尺阴。发寒泉气静,神骇玉光沉。上穴青冥小,中连碧海深。何当烟月下,一听夜龙吟。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问说。清代。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双红豆辞 其八。清代。孙原湘。 人竟归来病竟除,极寻常事却疑虚。愁他慈母留偏强,怨到庸医术太疏。欲剖素心潜和药,想呼黄耳妄传书。从知一面难消受,休说鸳禽与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