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初动岁初添,地暖长春不裹棉。糯米为丸黏饷耗,日中视晷卜丰年。
风物吟 其九。清代。郑大枢。 一阳初动岁初添,地暖长春不裹棉。糯米为丸黏饷耗,日中视晷卜丰年。
郑大枢,台湾县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例贡。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
郑大枢。 郑大枢,台湾县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例贡。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宋代。曾几。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赠斥丘令冯文罴诗。魏晋。陆机。 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密席接同志。羽觞飞酃渌。登楼望峻陂。时逝一何速。与子别所期。耀灵缘扶木。
浴堂。元代。谢宗可。 香泉涌出半池温,难洗人间万古尘。混沌壳中天不晓,淋漓气底夜长春。波涛鼓怒喧风雨,云雾随阴护鬼神。却笑相逢裸形国,不知谁是浴沂人。
丹后诸先辈被荐书赴试南宫郡守曾惇既大合乐。宋代。曾惇。 夜窗几岁聚寒萤,一日秋闱较艺精。不但春秋明古义,雅知月旦著乡评。毫端剩埽三千牍,云路方期九万程。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应未坠家声。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唐代。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 其六。元代。宋本。 闽中父老白髭须,老子风流记得无。昔日郎君骑竹马,如今使者驾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