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蓦山溪(谯园饮酒为守令作)。宋代。晁补之。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听筝。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岁晏感怀 其一。宋代。赵鼎。 欲雪浓云冻不收,凄寒偏著敝貂裘。客愁有许要排逐,岁事无多难挽留。畴昔谩怀三径约,飘零聊用一樽酬。即看瑶草光风转,作意湖山汗漫游。
沁园春 其一。清代。厉鹗。 天上归来,司命醉馀,家人合迎。讶蒙庄书幻,神原号髻,诺皋志怪,童亦名铏。难觅黄羊,只斟绿蚁,小市箫声唤买饧。寒宵尽,早踞觚语好,黔突春生。瓣香脉脉通灵。诉口腹寻常累不轻。叹火需朋举,常如僧饭,釜非嫂轑,那羡侯鲭。避炀何人,先炊有典,一饱无求掩竹扃。吾侪事,向山空岁晚,稍理遗经。
李忠定公绍兴罢相自洪移福憩宁化草仓庙有题潘令时宜即庙为祠用韵寓吊 其一。明代。罗洪先。 一言兴废竟谁明,不重南迁畏北征。二圣凄凉留五国,孤臣呜咽望三京。
王氏碧鸡园六咏·鉴泉。宋代。王灼。 分来何处泉,注此团栾池。有如大圆鉴,玉匣初开时。莹然绝纤埃,万象见亭氂。主人湖海士,曳杖日娱嬉。应照两侍女,新妆弄妍姿。亦复照主人,鬓发白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