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绵浅蘸翠罂油。皂罗缝臂韝。解开青绺倩人梳。
绿云香满楼。
珍剃绕,茜绒收。牡丹花似不。一螺美满学苏州。与郎圆到头。
阮郎归 前题。清代。樊增祥。 红绵浅蘸翠罂油。皂罗缝臂韝。解开青绺倩人梳。绿云香满楼。珍剃绕,茜绒收。牡丹花似不。一螺美满学苏州。与郎圆到头。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余自子至丁酉十年之间诗不及百首而困穷流落。宋代。徐瑞。 吾生汩汩何所就,只送流光添南丝。起寻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无百诗。刻意文章终害道,无心世路任多岐。便须擘画三千岁,不住青城即武夷。
答皇甫十六侍御北归留别作。唐代。独孤及。 正当楚客伤春地,岂是骚人道别时。俱徇空名嗟欲老,况将行役料前期。劳生多故应同病,羸马单车莫自悲。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颜唯有袖中诗。
墨场纪录。明代。梁元柱。 管城新队伏,细柳绿初妍。不羡千夫长,宁论万灶烟。水云军紫石,壁垒拥青毡。贮以三冬足,丁将六籍编。终军能帅白,飞将却鏖玄。横槊侵萝月,饶歌选翠钿。少年看解佩,殊绩在云笺。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宋代。林希逸。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松孤。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