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
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茅屋。清代。蒋继伯。 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画意。明代。孙伟。 野行不出远,步入桥之东。雨晴农事尽,水边村径通。所欣抱涧人,玩心于此同。坐看薄云生,宛媚桃花丛。柴门澹松桂,鸡声鸣午舂。幽憩适天性,送目春飞鸿。嫣然吾得我,意在忘言中。
释奠应令诗 其四。南北朝。陆倕。 硕学如市,高生间出。济济横经,祁祁负帙。文参孔囿,玄游老室。先易后难,功倍师逸。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宋代。杨万里。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阶基。宋代。李觏。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杂诗 其五。魏晋。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