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背闪孤光。垄首云黄。小楼一角褪斜阳。蓦地捲帘人睡起,满地啼螀。
无语点离觞。别有愁肠。拚将残稿画潇湘。添个流人三两辈,同话沧桑。
浪淘沙 壬子海上王子展丈出视近作落叶词,属和,爰填小令奉答。近现代。陈方恪。 雁背闪孤光。垄首云黄。小楼一角褪斜阳。蓦地捲帘人睡起,满地啼螀。无语点离觞。别有愁肠。拚将残稿画潇湘。添个流人三两辈,同话沧桑。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张文献公庙。清代。惠士奇。 海燕辞巢日,何曾峦旧痕。南州一麾去,北阙几人存。蕃将频蒙宠,胡雏竟负恩。凄凉《谪仙怨》,空向曲中论。
次韵和陈五咏张侍郎小车 其一。宋代。刘攽。 富贵于人疑疾颠,名儒华发独萧然。小车何必丘园事,不记千秋始姓田。
临水亭。唐代。闾丘均。 高馆基曾山,微幂生花草。傍对野村树,下临车马道。清朗悟心术,幽遐备瞻讨。回合峰隐云,联绵渚萦岛。气似沧洲胜,风为青春好。相及盛年时,无令叹衰老。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宋代。范祖禹。 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