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染碧鸥天,傍杨枝、低拂涟漪清浅。应忆乍生时,相逢处、指点画桥芳岸。
寒生断泖,依依犹自飞新燕。织段閒愁流不去,渐被晚风吹乱。
眉痕照影经年,甚缁尘不浣,总馀泪点。舴艋恐难禁,青溪路、还送冷红千片。
湘江解缆,断魂更逐斜阳远。前度池塘清梦渺,谁道寄情都懒。
南浦 春水。近现代。陈方恪。 嫩染碧鸥天,傍杨枝、低拂涟漪清浅。应忆乍生时,相逢处、指点画桥芳岸。寒生断泖,依依犹自飞新燕。织段閒愁流不去,渐被晚风吹乱。眉痕照影经年,甚缁尘不浣,总馀泪点。舴艋恐难禁,青溪路、还送冷红千片。湘江解缆,断魂更逐斜阳远。前度池塘清梦渺,谁道寄情都懒。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水龙吟 和章质夫韵。清代。曹亮武。 梁间双燕呢喃,翩然争逐飞花坠。朱颜应惜,又随春减,暗添愁思。斗草偏慵,熏香都堕,镜奁长闭。任韶光妍媚,浑如中酒,欹珊枕,眠难起。听罢三声杜宇,倩谁将、断魂重缀。屈指今番,回头往事,越教心碎。翠幕低垂,悄无人影,沈沈似水。拌灯昏月落,安排绡帕,揾凄凉泪。
应童子科欧阳文成觅诗漫以塞责。宋代。曾丰。 庐陵童子谓姓李,临川童子谓姓王。二子读书选德殿,气吐虹蜺口翻浆。六经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奏对首肯去目送,青衫黄牒恩异常。江西得此二童子,后生气倍声名场。前闻但有晏元献,今继者谁其欧阳。身躯眇小胆气大,齿发幼艾言语苍。况能大书开龙蛇,一字欲作千尺强。明年试罢春昼长,低头拾官回未忙。马蹄轻踏百草香,莺花助喜酒助狂。长裾短刺倾侯王,早著归鞭荣故乡,我其俟之螺水傍。
送程侍御钜夫。元代。魏初。 一封丹诏九天来,御史青骢翰苑才。廊庙久劳思稷契,丘园初不望邹枚。定知天下无双士,正在君侯此一回。自昔楚材为晋用,中原麟凤莫深猜。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唐代。薛能。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
病中秋日作四首 其一。明代。唐顺之。 药裹牵缠岁半徂,秋风先自到江湖。荣枯草色占题鴂,深浅潮头候荻芦。吴地连年尽豺虎,野人何处觅莼鲈。亦知不是独醒客,与世浮沉糟可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