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艳宜簪,倩魂易冷,几回亸袅东风。春娇乍倚,曲栏独映嫣红。
和醉重鸣怨瑟,弦间幽意有谁同。斜阳外,断霞作被,残粉成丛。
犹忆故山步月,听杜鹃啼夜,绿碎烟空。朱英数点,飞帘应为诗工。
镜里暗藏清泪,怕教零落乱云中。深深院,浓愁未醒,争似花浓。
庆清朝 海棠。用碧山榴花韵。近现代。陈方恪。 绝艳宜簪,倩魂易冷,几回亸袅东风。春娇乍倚,曲栏独映嫣红。和醉重鸣怨瑟,弦间幽意有谁同。斜阳外,断霞作被,残粉成丛。犹忆故山步月,听杜鹃啼夜,绿碎烟空。朱英数点,飞帘应为诗工。镜里暗藏清泪,怕教零落乱云中。深深院,浓愁未醒,争似花浓。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六。清代。王时翔。 海燕双归宿画檐。玉楼人远暮寒添。夕阳红尽暗疏帘。悄悄心期辜眼底,沉沉消息压眉尖。锦衾空有泪珠淹。
赠王松溪四首 其一。明代。边贡。 月下山车往复回,秋深歧路满青苔。不缘乡饮邀宾坐,肯向城池故故来。
秋兴浩然追忆馆殿幽致偶成长句寄徐休学士。宋代。寇准。 轺车南去咏江天,闲忆群贤倍黯然。御水莎青孤立鹭,宫槐烟冷数声蝉。石渠吏散帘风静,凤阙云归霁景鲜。幽致不知何日共,思君唯赋帝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