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余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近现代。陈三立。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余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奉教和资中八景 其七 灵岩泉韵。宋代。王绅。 灵岩耸拔接孤岑,中有幽泉冽且深。崖嘑远来称石髓,□□□□□□□。□□□□□□□,□□□□□□□。□□□□□□□,□□□□□□□。
圆无外一春不归兰犹有花。宋代。释居简。 一春寂寞无人问,不为无人不谨初。犹有两花藏叶底,隙檐三见月如梳。
八月四日官署晚坐。明代。赵完璧。 海邑消烦暑,星河坐晚凉。清风来独树,新月挂危墙。水气生寒早,蛩声向夜忙。客怀秋渐老,官邸漏初长。
送喻隐云先生归常德。明代。王世贞。 清微大赤天,往往多阙职。欲铸人间人,去充蕊珠伯。昙师诞先登,余乃甘旧谪。七载犹滞淫,三环同弃掷。幸逢喻少君,喜气满大宅。银海湛澄波,玉池漱灵液。倾盖若古欢,披襟庆新得。自云少无赖,陆博恣酒色。行尸鲜生望,立骨怆期迫。偶从衡岳归,乍迷襄城迹。道逢二仙长,不饮亦不食。揖我雾露中,栖我石崖侧。蹲鸱喂我饥,苍藓分我席。夜分仍见怜,软语相慰藉。玄牝岂异门,谷神有真的。一气皎指南,众星皆拱北。始若晋阳甲,祛除靖肘腋。继如时雨师,九有咸荡涤。铁鼓以次开,金轮长不息。坎离本天媾,任督宁二脉。九宫渐充盈,百体各轻适。何必守庚申,然后蠲死籍。余意了不疑,三宿而自获。方欣顺风拜,忽杳凌空舄。邂逅成暌违,仓皇悸心魄。叶叶云四起,亭亭鹤一只。宛宛武陵红,迢迢洞庭碧。君担日月行,遗余天地塞。前因已小露,后果莫轻悉。大道故不私,元机帝深惜。
送周观察斗垣二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霜鸿声里动骊歌,惜别难将别赋摹。大海尚存知己在,阳春未许和人多。帝师城下寻黄石,野客衡门掩绿萝。宪府勋名悬日月,重瞻宫衮岂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