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曾居此,林塘尚有情。钓游思往事,去住笑浮生。
老树门多改,荒渠草渐平。村鸡烟舍外,犹是昔年声。
过袁家庄旧居。清代。崔旭。 廿载曾居此,林塘尚有情。钓游思往事,去住笑浮生。老树门多改,荒渠草渐平。村鸡烟舍外,犹是昔年声。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
崔旭。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送杨彦极提刑二首。宋代。刘克庄。 闽蜀相望万里遥,敢图斗垒屈魁杓。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邦伯如今安得结,国人它日会思侨。瓣香垂去犹精祷,果有甘霖溉旱苗。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宋代。欧阳修。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于细柳军。蔽日雪云犹叆叇,欲晴花气渐氛氲。一樽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萧史曲。宋代。曹勋。 玉箫散奇响,真气凄金石。招携偶冥会,理惬心自适。富贵如朝华,况复多得失。胡不希长年,练气固形质。高举凌仙翰,双飞上层碧。挥手谢时人,去来空役役。
寄林编修。宋代。林景熙。 大雅凋零尚此翁,醉乡一笑寄无功。衣冠洛社浮云散,弓剑桥山落照空。东鲁有书藏古壁,西湖无树挽春风。巾车莫过青华北,城角吹愁送暮鸿。
代魏徵田舍翁词。宋代。张宪。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 其一。明代。李东阳。 凄凉此日还非昨,俯仰吾生欲藉谁。盘芰有情惭屈建,江鱼多恨老姜诗。孤禽影吊曾栖地,宿火灰馀未死时。莫向海天深处望,海天空阔不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