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淞上籍仙关,猿鹤如童守大还。故旧尽骑箕尾去,渔樵长共水云閒。
吹笙夜半桃花碧,倚杖春深竹笋斑。顾我丹台名有在,几时来隐陆机山。
简黄大痴尊师。元代。王逢。 十年淞上籍仙关,猿鹤如童守大还。故旧尽骑箕尾去,渔樵长共水云閒。吹笙夜半桃花碧,倚杖春深竹笋斑。顾我丹台名有在,几时来隐陆机山。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赠知己。唐代。杨谏。 江南折芳草,江北赠佳期。江阔水复急,过江常苦迟。蘋白兰叶青,恐度先香时。美人碧云外,宁见长相思。
武康邑俗。宋代。董嗣杲。 官廨俯官溪,溪流极清泚。鱼游值天阴,竞指龙光起。古祠偶相邻,愚徒望风靡。我欲照衰颜,且展阑干倚。
峰峦如黛雨初收,危倚肩舆到上头。千古乾坤留胜迹,一时郡邑聚名流。
松篁落落依溪曲,禾黍穰穰映道周。如此风光堪一醉,不须怀古动遐忧。
三衢郡守林以永招游柯山时节推李举南西安丞族子士望俱从纪兴二首 其二。明代。郑岳。 峰峦如黛雨初收,危倚肩舆到上头。千古乾坤留胜迹,一时郡邑聚名流。松篁落落依溪曲,禾黍穰穰映道周。如此风光堪一醉,不须怀古动遐忧。
月底修箫谱 春夜乘月登仓山。清代。袁绶。 渡溪桥,攀石蹬,寻月上岩顶。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斗香茗。轻烟吹处成丝,风细袅三径。回首红楼,隐隐一灯靓。琼箫谱出新愁,梅花落遍,却半臂、嫩寒初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