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交游二十年,忍将老泪洒新阡。盖棺不必论身后,入室犹如在眼前。
一首诗今为尔惜,数行志在得人编。钱塘吟士长相望,潘阆林逋孰后先?
悼王自牧。元代。张昱。 贵贱交游二十年,忍将老泪洒新阡。盖棺不必论身后,入室犹如在眼前。一首诗今为尔惜,数行志在得人编。钱塘吟士长相望,潘阆林逋孰后先?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送秦光禄北征。唐代。李贺。 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箭射欃枪落,旗悬日月低。榆稀山易见,甲重马频嘶。天远星光没,沙平草叶齐。风吹云路火,雪污玉关泥。屡断呼韩颈,曾然董卓脐。太常犹旧宠,光禄是新隮.宝玦麒麟起,银壶狒狖啼。桃花连马发,彩絮扑鞍来。呵臂悬金斗,当唇注玉罍。清苏和碎蚁,紫腻卷浮杯。虎鞟先蒙马,鱼肠且断犀。zazb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守帐然香暮,看鹰永夜栖。黄龙就别镜,青冢念阳台。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钱塘阶凤羽,正室擘鸾钗。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塞北。宋代。释斯植。 兵战何时息,边尘染客旌。乱鸦啼又歇,荒草死还生。岛雨连秋曙,江风入雁声。近淮民自悦,应是宦情清。
蝶恋花 留别吴白楼。明代。边贡。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采桑曲。宋代。赵孟坚。 桑椹紫来蚕务急,带晓采桑桑叶湿。屋头绿暗勃姑啼,柱碍朝朝汗流出。人家蚕老妇勤苦,银钏忙催隔窗雾。方花古{傅左换土}衮香絮,院静帘垂明燕语,沉注销来烟半缕。
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宋代。杨万里。 蓬莱藏室盛东都,只著古书并老儒。後来许事晓星疏,登车不落问何如。广文先生自有饭,诸公衮衮端无羡。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作堂聊尔题蓬山,此岂有意亦偶然。登瀛仙人多姓许,未必先生肯为伍。书生饶舌定可憎,此话姑置莫葛藤。先生诸孙皆玊永,诵书已作弯鹤声。请来欹桄细细听。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è)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传。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è)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