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循城下路,仙洞敞朱明。忆我杖藜处,羡君昼锦情。
暂为丹灶往,有待赤松盟。寄语飞云长,鸾骖倘并迎。
寄讯韩绪仲先生南还兼订罗浮之约 其二。明代。李孙宸。 古循城下路,仙洞敞朱明。忆我杖藜处,羡君昼锦情。暂为丹灶往,有待赤松盟。寄语飞云长,鸾骖倘并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过洛阳故城。唐代。崔涂。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焦山。宋代。程俱。 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逆流直上三万里,怒捲渤澥秋风潮。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
送象上人还山中。唐代。郑巢。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邓表山。唐代。郑启。 白日三清此上时,观开山下彩云飞。仙坛丹灶灵犹在,鹤驾清朝去不归。晋末几迁陵谷改,尘中空换子孙非。松花落尽无消息,半夜疏钟彻翠微。
分韵瓜步送司执中之江西宪府照磨。元代。张翥。 山前古驿草萧萧,候吏沙头候画桡。采石晚风人渡急,历城烟树鸟飞遥。时平烽火沈江戍,市早鱼盐散浦桥。目送征帆慢相忆,祇将离恨寄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