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宦迹佩刀游,解绶归来未白头。道骨炼成将驭鹤,机心忘尽许盟鸥。
庭馀松菊开三径,宅近烟霞老一邱。欲挹清标无处所,空从尘外想风流。
寿黎别驾七十为其馆甥何似公作。明代。李孙宸。 南徐宦迹佩刀游,解绶归来未白头。道骨炼成将驭鹤,机心忘尽许盟鸥。庭馀松菊开三径,宅近烟霞老一邱。欲挹清标无处所,空从尘外想风流。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佛指峡阻风。明代。唐文凤。 佛指喜名峡,客心惊阻风。江山应有待,天地更能容。民俗思遗爱,臣心秉至公。老年频念阙,矫首五云东。
集古 荅筹堂。金朝。李俊民。 一夕秋风白发生,相思迢递隔重城。前欢往恨分明在,嬴得青楼薄倖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一○○ 西水亭。宋代。郭祥正。 湖添秋气净,鸟伴夕阳沉。呜咽城笳起,犹忘归去心。
再游径山。宋代。苏轼。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山有白云峰、明月庵。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征璞。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従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以上皆山中故事。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灵水先除眼界花,龙井水洗眼有效。清诗为洗心源浊。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此生更得几回来,従今有暇无辞数。
漫呈盛任道监薄。宋代。强至。 甲第衡门忆并开,笑谈无日不追陪。绕栏共觅花时句,隔壁尝呼雪夜杯。一别青云俱蹭蹬,相逢白首重徘徊。炎天卧病还同巷,早晚欣闻步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