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春半空,征旆复山东。柳作烟中态,桃仍雪里容。
逢人多白眼,顾影恨颜红。鲁酒从来薄,聊斟慰路穷。
初入鲁境。明代。王天性。 行行春半空,征旆复山东。柳作烟中态,桃仍雪里容。逢人多白眼,顾影恨颜红。鲁酒从来薄,聊斟慰路穷。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将之建昌县 其二。清代。高心夔。 中岁颇依人,园居昧真趣。及兹谙畏涂,咨且不忍去。众情恶寡谐,相适宁非遇。犊车知我门,凿坏亦何遽。王生云居下,一榻新成故。梧棘各有栖,鸾枭岂争鹜。流亡布近郊,眼暗惊尘暮。群木郁苍苍,烟光卷归路。
壬戌十月秋残小楼独坐夜色渐深戏弄小笔写大涤草堂图并成两绝 其二。清代。吴灏。 国破家亡苦瓜僧,山林独往趋小乘。扬州梦醒诗画在,鬓发鬅鬙墨懵腾。
南乡子 前题。清代。赵芬。 蟾魄喜初圆。名士倾城是夙缘。月姊闻声应亦妒,翩翩。未许乘风便上天。绰约体如仙。徒倚桐阴石磴边。最是泥人风致也,娟娟,手握琼箫更可怜。
共乐堂。宋代。陈俊卿。 共乐堂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凭栏四望丰年稼,差尉平生忧国心。
吊马骨。。陈宜甫。 逐电追风意气休,尚留枯骨委荒丘。龙姿寂寞归图画,雪片模糊惨髑髅。露湿寒沙残月晓,风摇衰草白云秋。千金不遇涓人买,空有啼鸦吊汝愁。
与惟秦夜话因怀惟起客水西。明代。徐熥。 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灯散疏林影,蛩传古砌声。谈深尘虑息,坐久月华生。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