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自从翠袖香消,明榼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
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祝英台(丁巳晚春访杨西村,湖上怀旧)。宋代。柴望。 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自从翠袖香消,明榼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颂古二十七首 其八。宋代。释昙贲。 两指斤开权撮起,一毛头上为吹开。这回不在身边立,休说清风遍九垓。
满江红•夏夕。清代。沈谦。 翠幕香寒,推枕起、昼栏重凭。镇一片花昏柳暗,夜深人静。几阵凉风吹过雨,黑云捧出黄金饼。笑从前、长道此身孤,俄添影。何处笛,声悲横。乌鹊噪,明河净。见双鬟低说,今宵差冷。玉貌云衣都化土,非心所爱无心应。便杯儿、斟满不沾唇,常推病。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唐代。温庭筠。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日丽九门青锁闼,雨晴双阙翠微峰。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荀令凤池春婉娩,好将馀润变鱼龙。
游上竺寺。宋代。吴大有。 编茅为屋住,结叶作衣裳。不试烧金诀,惟寻煮石方。洗瓢溪月冷,采药野云香。尝有仙家鹤,飞来绕石傍。
临江仙 春思。清代。杨澄。 幽闺欲曙闻莺啭,绮窗初日微明。新妆眉画远山横。此时花事了,燕子最关情。满地落花红作雨,倍添春思难禁。旧欢惟有梦魂惊。东风何太劣。吹断玉箫声。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宋代。叶梦得。 老木参天拱十围,何妨桃李间相依。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