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唐代。杜甫。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次韵答豫斋二首 其二。明代。黄衷。 争枝乌鹊寻常见,探水舂锄几度过。窃荷化工馀日月,懒追炎海旧风波。池萍鱼戏金淩乱,露槿蝉鸣笛应和。避暑谩誇公主洞,岂知清韵竹林多。
古断肠曲三十首。宋代。周端臣。 无计消除夜漏长,罗衾熏彻旧时香。十分又是凄愁处,雨歇芭蕉小院凉。
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唐代。白居易。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袅袅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吾君在位已五载,何不一幸乎其中。西去都门几多地,吾君不游有深意。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百司备。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饫暮有赐。中人之产数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费。吾君修己人不知,不自逸兮不自嬉。吾君爱人人不识,不伤财兮不伤力。骊宫高兮高入云,君之来兮为一身,君之不来兮为万人。
归怀示舍弟。明代。王世贞。 北阙书虽上,南山业堪佃。吾弟沮溺流,耦耕亦何怨。轩冕诚可悦,焉能舍余贱。谬忝七子列,居然五君选。去去勿复陈,深衷晚当见。
朝汉台寄呈蒋帅待制。宋代。郭祥正。 鹿入望夷秦欲灭,真剑先流白蛇血。尉佗椎髻尔何为,漫占海隅蛟蜃穴。祝融之符天下归,岂假陆生三寸舌。千金装橐未为多,更上高台拜尧阙。至今人说朝汉台,不知此地藏蒿莱。使君好事一登赏,譬若古镜初磨开。香炉烟生石门晓,三山翠拥浮丘来。风松自作笙箫响,暮霞却捲旌旗回。长空无碍鸟无迹,人事宁须问今昔。琼浆且泛琉璃船,满眼夕阳留不得。登台何似登金门,烂吐文章侍君侧。愿公归作老姚崇,莫学江东穷李白。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元代。李孝光。 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己寂。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