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
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唐代。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七歌效杜陵体 其七。宋代。丘葵。 我生不辰逢乱离,四方蹙蹙何所之。欲登山兮有虎豹,欲入海兮有蛟螭。归来归来磨兜坚,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呜呼七歌兮歌曲罢,猿啼清昼虫鸣夜。
某氏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李昭玘。 翟茀朝初罢,升堂拜已非。凝尘孟光案,洒血老莱衣。奁镜悲鸾舞,庭萱感露晞。西风原上路,无复板舆归。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润,花气薰窗笔砚香。
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采汉班扬。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其一。元代。郯韶。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润,花气薰窗笔砚香。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采汉班扬。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寒林。清代。冯班。 曲直郊原树,风中寒色来。枝交夸父杖,意尽仲文槐。漏日穿斜影,封霜滑破苔。秋前摇落意,年长倍添哀。
次屠东湖寒食陪祀宿昌平韵。明代。梁储。 春来周道正平平,杨柳风多晓雾睛。向晚却随僧寺宿,此心聊与佛灯明。班行着我曾何补,诗思于公辄又生。明日五陵翘首地,祇应颜汗倍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