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如雪正飞春,新水茫茫浸绿蘋。桃叶桃根何处是,东风愁杀渡江人。
题画 其三。魏晋。陈寿。 杨花如雪正飞春,新水茫茫浸绿蘋。桃叶桃根何处是,东风愁杀渡江人。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清代。陈宝琛。 忠端吾乡贤,书画并奇恣。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梁髯炫我松,磊珂千里致。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
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唐代。刘长卿。 望君舟已远,落日潮未退。目送沧海帆,人行白云外。江中远回首,波上生微霭。秋色姑苏台,寒流子陵濑。相送苦易散,动别知难会。从此日相思,空令减衣带。
代人和孟羽。宋代。毛滂。 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朝廷织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
芙蓉水涨歌。清代。杨绍基。 碧空一夜银河决,泻下尘寰势澍泬。幽居三日常闭门,闻说蓉湖水波阔。我来观涨蓉湖边,新晴万象争芳妍。琉璃万顷忽迸碎,一棹击破湖中天。回头别望垂杨浦,锦缆牙樯不知数。坐中俱是观涛人,吴姬玉腕轻摇橹。风起波纹叠万重,河流震荡何汹汹。涛头怒卷声忽壮,雄驱凫屿惊潜龙。龙峰倒影势夭矫,还似游龙下云里。兰若楼高水面浮,颔下一颗明珠小。忆昔范蠡乘扁舟,五湖散发随中流。黄金万镒空铸像,飘然世外恣遨游。我今怀古意慷慨,欲仰高风不可再。惟余水面丹毛凫,浴戏浮沈逐荇菜。此时落日沈山阿,归来击楫扬微婆。茫然湖山渺无极,隔舟静听吴侬歌。吴刚斫桂银蟾窟,失手劈破团圞月。半轮却落湖水中,半轮依旧悬天阙。月光水色接天遥,舟师絮语知夜潮。试看堤外青山影,何似扬州廿四桥。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唐代。杜甫。 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