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唐代。李益。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归途杂诗五首 其二。宋代。王松。 江山惯作犒师牛,遂致舆图尽海头。惟有指峰无恙在,青青不改使人愁。
夜至张秋。明代。石宝。 日暮出荆门,夜行复十里。半帆乘顺风,一篙得春水。篝灯危樯末,馀映彻洲沚。远远闻犬声,渐喜近井市。缆人相和歌,饥渴被驱使。恨无浊酒劳,毕力共王事。
真州谒文丞相祠。明代。宗臣。 文相祠前枫树丹,真州城外送波澜。千秋不尽中原泪,此地真成故国看。一自燕云孤骑入,至今龙气大江寒。客游莫听胡笳起,白日青天处处残。
水调歌头 小除夕僧寺写忧。近现代。傅熊湘。 百岁为吾待,三十等閒过。一年一度除夕,值甚悔蹉跎。只恐茫茫来日,长是有愁如织,白发误人多。努力鞭乌兔,寄语促羲和。食无鱼,醉无酒,和无歌。无端忽被僧戒,皈命礼弥陀。空说吾家有妇,何自为谋斗酒,馋煞老东坡。休矣公无怒,且唱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