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
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唐代。李冶。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范文正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宋皇佑三年十一。宋代。戴表元。 有耳不听下巴人,有手不写剧秦美新。天生灵物寄我体,可惜秽弃同埃尘。清风百世希文老,一字流传今是宝。谁知堂堂伯夷颂,曾借春晖发枯槁。韩子也复英雄姿,冰寒半峻余文辞。吹嘘自起北海隐,脍炙聊慰西山饥。天荒地老精灵在,处处江湖红散彩。青离孔氏忽自归,今遇龚侯如有待。世情爱古兼爱奇,书奴满眼非吾师。请君焚香盥手拜此帖,归洗人间儿女痴。
次韵元进再示。宋代。周紫芝。 屋角鸣鸠唤晚晴,眼惊新火一番明。兵戈处处伤时事,花柳村村恼客情。无复御廊分冷食,只将蹋鞠醒春酲。德公上冢知何日,满眼春愁太瘦生。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宋代。陈著。 吾发白且老,面目又尘土。流落如秋娘,无复画眉妒。徒怀万里心,夜梦良劳苦。欲言言向谁,鸡鸣正风雨。
读名臣言行录有感二首 其一。元代。洪焱祖。 太平宰相十分贤,惜也天书一发愆。只为尊珠曾受赐,婵娟不与驻长年。
挽杭州蒋处士。宋代。郑亮。 徜徉杖屦啸林丘,白发萧萧七十秋。令子初承闻喜宴,仙翁应梦采真游。西湖谁咏寒梅月,剡曲空遗夜雪舟。惆怅涌金门外路,斜阳原上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