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早发上东门(一作綦毋潜诗,题作落第后口号)。唐代。薛据。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
薛据。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看云亭为慈溪匡上人赋。元代。吴当。 盘结松萝四壁空,静看云影坐从容。风清时送归岩鹤,雨散常依在钵龙。野水带潮微辨树,山光敛暮只闻钟。杖藜欲去分禅榻,知隔慈溪苐几重。
题东阁后集。宋代。欧阳修。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如梦令二首 其一。近现代。刘斯翰。 拂面西风残柳。舟漾清江如酒。醉别各天涯,何日重携纤手。回首,回首。冷浸一天星斗。
次韵张文学见招。元代。徐贲。 落叶柴扉昼不开,小笺相寄手亲裁。遥知着屐空山里,萝径孤琴候我来。
读汉留侯唐邺侯传。清代。阿克敦。 大道有消长,哲人在乘时。身心役于物,出处失其宜。缅彼子房贤,悠然使我思。博浪报韩仇,英声震八陲。密谋参帷幄,摧项如婴儿。成功以告退,愿与赤松随。从容儒者风,高踪谁可追。长源旷代合,白衣帝者师。二京恢复策,千秋竹帛垂。谠议寤人主,骨肉无猜疑。遐情寄放达,山巅与水湄。汉唐两先生,令闻善保之。托言养生术,罗网安所施。神仙亦杳渺,功名不可羁。遗编览夏日,绿叶亚槐枝。
庚寅九月自苏州量移武昌留示诸生 其二。清代。黄彭年。 聚散亦何常,进德期罔懈。六书与九章,蓺事各异派。致用求其通,面墙昭古戒。拘墟守章句,大道恐破坏。师承贵有恒,勖哉日月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