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二 豆腐。宋代。朱熹。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和戴伯元李席珍菊会诗二首 其一。明代。吴琏。 老圃秋容次第开,晚山清节可谁陪。日高重影参差见,风细微香远近来。盈把采馀陶令手,落英飧老屈原杯。枝枝朵朵重重瓣,真费天工细剪裁。
秋宿经上人房。唐代。李洞。 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开元寺飞来柏。清代。许赓皞。 苍龙挟山雷劈石,溪涛怒卷风雨泣。寺门偃仰不计年,奇气耸身作鬼立。枞身桧叶成空腔,黛色参天更奇特。空山卧干蛟螭僵,白昼攫人牙爪黑。古来大材本非易,传以飞来知未必。文章暴露遭斧斤,神物凭依降精魄。嘻嘻出出惊宋火,附会蛮君与鬼伯。愚民喜作不稽谈,请官镇以祝融宅。我来但伤梁栋失,载酒时时吊遗迹。只今鹿苑亦荒凉,夕照鸦啼劝归客。
高堂四壁歌声起,戛玉鸣金奏清徵。摩挲素练往复还,似有秋风生爪指。
古来写竹如写神,仓卒接应皆天真。想当磅礴向空廓,已觉意象超风尘。
题衍圣公所藏画竹因忆阙里南园之胜故篇终及之。明代。李东阳。 高堂四壁歌声起,戛玉鸣金奏清徵。摩挲素练往复还,似有秋风生爪指。古来写竹如写神,仓卒接应皆天真。想当磅礴向空廓,已觉意象超风尘。我家旧傍潇湘住,满地清阴不归去。每开图画即江湖,长怪轩窗隔烟雾。阙里墙东县令家,名园种竹不种花。蹊回径折入蒙翳,下有泉水无泥沙。长流㶁㶁穿林响,短发萧萧助森爽。旧路无因缩地看,新梢定见参天长。北客南游兴未偿,此时此景故难忘。拟刻琅玕三百字,为渠题寄墨君堂。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明代。祝允明。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十六观经颂·树观第四。宋代。释遵式。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