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间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惹形迹。
偷见虽甚爱,或全潋亮或模糊,
随时明暗有卷舒。报君基欲观此画,
请跨金鸟玉米面兔来其下。
壁间古木新篁影有可爱走笔戏题。宋代。汪炎昶。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傍人来见道是画,间如何画无能之。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惹形迹。偷见虽甚爱,或全潋亮或模糊,随时明暗有卷舒。报君基欲观此画,请跨金鸟玉米面兔来其下。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清代。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满江红 镇江驿中。明代。陈霆。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眠未稳,吟难就。红炉冷,青绫绉。想雕房曲槛,少年时候。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到如今、惟只是相思,浓如旧。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三 竹。明代。顾清。 畚土薶根旋作畦,数竿萧瑟映疏篱。绿云凉月西窗晚,寻我林间旧刻诗。
夜起思子虡。宋代。陆游。 我久依耕陇,儿方吊战场。卧闻风浩荡,起视月苍茫。老境绨袍暖,贫家菜粥香。惟愁杀风景,无酒作重阳。
喜愿云师从庐山归。清代。吴伟业。 胜绝观心处,天风万壑声。石门干镜入,云海一身轻。出世悲时事,忘情念友生。乱离兄弟恨,辜负十年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