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春雪二首 其二。宋代。张耒。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送家兄舫斋归里。清代。马教思。 人生聚散感浮萍,又对西风送季鹰。万事凄凉频夜雨,百年憔悴尚寒镫。秋来亦似将归客,老至何如退院僧。一发青山江上路,几时歌啸共君登。
怀旧三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盖棺归骨过南昌,一束生刍泪数行。漫说伯仁由我死,终怜项籍属天亡。凄凉绝笔留冤狱,涓滴微资压宦囊。回忆百花洲上约,樽前真觉断人肠。
晓过玉蝀桥 其三。清代。张廷璐。 烟柳风蒲水一涯,红妆临镜艳明霞。露华犹白晨光动,开遍瀛州万朵花。
春日湖上五首 其四。宋代。释斯植。 雨馀蛙吹歇池塘,庭院人闲日正长。独倚画栏看不尽,海棠无处是山光。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宋代。苏辙。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