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草堂 下山偶成。宋代。程颢。 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送陈学官往福宁州。明代。唐顺之。 陈生才亦奇,年少举宏词。自信五经笥,堪为一卷师。衣冠闽俗变,文字海人知。莫即伤淹滞,三鳣更不欺。
对月感怀。清代。缪公恩。 镫锁寒光树锁烟,小楼寥廓独萧然。九峰有梦人千里,万瓦无声月满天。酒醉剑鸣空饮泣,夜深鸡舞不成眠。壮心岁暮谁堪语,搔首长歌付短笺。
次张孝夫述怀韵。明代。陶安。 芙蓉池馆得秋多,深巷浑无俗客过。河朔明星遥拱极,街衢尺雨任扬波。豸冠风采当重整,驹隙光阴有戟何。坎止流行随所遇,暂时留憩白云窝。
薄倖 赋得水晶帘下看梳头。清代。陈维崧。 戟门春暖。红日漾、圆冰清浅。算一带、茱萸窗网,便是个侬妆院。素领巾、半幅烟绡,行来刚被微风捲。更点点斜红,溶溶泓黛,娇面欲匀还懒。恰十载、伤心事,忆钗响、衣光何限。只玉纤撩鬓,春葱縆额,一番回想肠应断。风流放涎。记千金艳质,妆成爱映春流看。别来香阁,峭冷尖寒应满。
冬夜同徐比部子与吴舍人明可听张肖甫鼓琴得声字。明代。谢榛。 夜过成都客,风流羡长卿。壶觞移烛影,山水入琴声。庭敞风初断,天寒月更明。他时轩冕会,应记薜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