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海边楼,年光逝水流。向来携手处,谁是少年游。
池草生还梦,林花落更愁。若为送春去,吟发又成秋。
送春。明代。王恭。 绿树海边楼,年光逝水流。向来携手处,谁是少年游。池草生还梦,林花落更愁。若为送春去,吟发又成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天启有少年真喜事之句用其韵和。宋代。邓忠臣。 慷慨论边事,飘萧动礼闱。贵须金印绾,老要玉关归。食酪便榆塞,呜铙惯铁衣。悬知雄辩在,志顾未应违。
诗赠晚学李君。宋代。邢仙老。 日转蓬窗影渐移,罗浮旧隐到多时。瀛州伴侣无消息,风撼岩前紫桂枝。
读萍斋秋怀八首题四十字于后时方病腿疽。近现代。许宝蘅。 慷慨忧时志,激昂斫地歌。楚齐俱未得,屈贾欲如何。天运知终极,人才异坎轲。文园今卧病,未敢问铜驼。
意难忘 送瞿镜清入都。清代。戴延介。 春水船轻。似坐来天上,远向津门。花花牵去梦,草草引清尊。香锦暖、柳绵温。落日断霞明。怕者番、绿波南浦,照见消魂。昨宵花灿银藤。有半规残月,浅晕离痕。搴芳还觅句,小阁夜黄昏。招隐桂、出山云。剪烛话纷纷。约归期、有如白水,重续鸥盟。
浴佛日偕刘丈希陶陈观察游麓山宿万寿寺诘朝晴霁登云麓宫小饮而作 其一。清代。邓辅纶。 连峰沈远阴,空江渡寒碧。佛日感胜因,涉流共攀历。众绿翳柯阴,微径履苔迹。影息虎岑禅,心清鹤泉滴。已公践前期,为余留片席。瓯茗瀹灵源,盂粥饷香积。夜来疏雨过,逾觉清梵寂。曾是闻性圆,岂伊妙音隔。良会若有怅,团趺面虚壁。浮岚接树杪,明漪漏林隙。感此蹇独留,聊用淹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