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
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石竹房中孤磬晚,此身那似野僧闲。
秋过紫云洞。明代。王恭。 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石竹房中孤磬晚,此身那似野僧闲。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挽休宁黄秋江先生母。宋代。胡炳文。 五十馀年鸾影孤,今时谁谓柏舟无。平生辛苦训诸子,百计甘鲜餋老姑。名彻紫霄门外表,德书彤管阃中模。哀荣千古无穷事,增美江山十景图。
古意九首 其八。唐代。贯休。 常思李太白,仙笔驱造化。玄宗致之七宝床,虎殿龙楼无不可。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五湖大浪如银山,满船载酒挝鼓过。贺老成异物,颠狂谁敢和。宁知江边坟,不是犹醉卧。
次韵范守翠微亭。宋代。洪适。 带郭长堤十里春,是中佳处外风尘。层层危磴浑依旧,一一高亭已斩新。领略江山初纵目,剪除荆棘不劳神。携壶一笑须投隙,官事何时可脱身。
题式之诗卷后。宋代。李贾。 矫首天地间,凄其望终古。前辈久零落,斯文日榛莽。戴君天台秀,忽向南方来。老气横九州,胸次何崔嵬。藻□晚更奇,崩腾豁高趣。疑是赤城霞,飘飖堕章句。白首一孤剑,谁人荐子虚。有时杯酒间,高论倾淮湖。既有四海名,何惭万钟乐。君看荣与贱,千载俱冥漠。
寄题张商弼葵堂堂下元不种葵花但取面势向阳。宋代。杨万里。 主人未肯便山林,赏月吟风酒更琴。每一登堂一揩眼,谁知半点向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