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薤琳琅九畹秋,湘皋环佩为谁留。空香总逐寒霜尽,不比西风落叶愁。
墨兰 其三。明代。王恭。 金薤琳琅九畹秋,湘皋环佩为谁留。空香总逐寒霜尽,不比西风落叶愁。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踏莎行 题巫峡云涛图用王国器韵。元代。苏大年。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翠眉轻补胭脂漏。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暮雨凝愁,朝云殢酒。余怀远寄湓江口。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也似离人瘦。
寄怀彦清中州时将有金陵之役 其一。清代。陶方琦。 莫谓天涯远,而令问讯疏。易成三载别,难得一行书。爱我容兄事,论文感索居。暮云千里合,雕眼倦应舒。
法灯俊上人惠杜鹃花。宋代。王十朋。 杜鹃嘉树状非常,久向缁林压众芳。春去尚疑啼蜀魄,客来还错认丁香。高人好事栽莲社,野叟移根植草堂。习气未除端自笑,赏花衔惠意难忘。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清代。许传霈。 底是匆忙梦里逢,漫云死别去无踪。暗流香汗关行倦,消瘦浑忘病后容。
梦白衣妇人歌词。唐代。卢绛。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清风明月夜深时,箕帚卢郎恨已迟。他日孟家坡上约,再来相见是佳期。
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清代。朱祖谋。 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谷。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