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有远态,醉来常讶真。烛前瞥见三湘意,便欲牵裳行采蘋。
满堂飞翠疑可掬,眼花忽堕愚公谷。主人捧觞我不闻,但觉啼猿与秋瀑。
林间巾舄如有情,谁向沧浪唱濯缨。飒然片雨归彭蠡,恍惚孤云还赤城。
醒来始误双毫妙,我与龙门昔同调。世人观画不观神,老夫兴在丹青表。
高漫士为许宗显作山水图。明代。王恭。 水墨有远态,醉来常讶真。烛前瞥见三湘意,便欲牵裳行采蘋。满堂飞翠疑可掬,眼花忽堕愚公谷。主人捧觞我不闻,但觉啼猿与秋瀑。林间巾舄如有情,谁向沧浪唱濯缨。飒然片雨归彭蠡,恍惚孤云还赤城。醒来始误双毫妙,我与龙门昔同调。世人观画不观神,老夫兴在丹青表。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魏晋。潘岳。 肇自初创,二仪絪缊。粤有生民,伏羲始君。结绳阐化,八象成文。芒芒九有,区域以分。神农更王,轩辕承纪。画野离疆,爰封众子。夏殷既袭,宗周继祀。绵绵瓜瓞,六国互峙。强秦兼并,吞灭四隅。子婴面榇,汉祖膺图。灵献微弱,在涅则渝。三雄鼎足,孙启南吴。南吴伊何,僣号称王。大晋统天,仁风遐扬。伪孙衔璧,奉土归疆。婉婉长离,凌江而翔。长离云谁,咨尔陆生。鹤鸣九皋,犹载厥声。况乃海隅,播名上京。爰应旌招,抚翼宰庭。储皇之选,实简惟良。英英朱鸾,来自南冈。曜藻崇正,玄冕丹裳。如彼兰蕙,载采其芳。藩岳作镇,辅我京室。旋反桑梓,帝弟作弼。或云国宦,清涂攸失。吾子洗然,恬淡自逸。廊庙惟清,俊乂是延。擢应嘉举,自国而迁。齐辔群龙,光赞纳言。优游省闼,珥笔华轩。昔余与子,缱绻东朝。虽礼以宾,情通友僚。嬉娱丝竹,抚鞞舞韶。修日朗月,携手逍遥。自我离群,二周于今。虽简其面,分著情深。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欲崇其高,必重其层。立德之柄,莫匪安恒。在南称柑,度北则橙。崇子锋颖,不颓不崩。
耿伯顺用趋字韵作苦雨诗次韵答之。宋代。赵鼎臣。 天公作雨万龙趋,倒捲黄河不用符。鹤集东山兴妇叹,水添北海助鹏图。转缘泥淖嗟疲懦,赓和篇章愧浅肤。夜报灯花双蕊好,忽惊檐溜晓来无。
信庵居士画月庵老衲月林顶相求赞。宋代。释师观。 佛祖权衡,人天眼目。瞻之仰之,鼎分三足。休言六耳不同谋,断弦须是弯胶续。
夏日题武功姚主簿。唐代。朱庆馀。 亭午无公事,垂帘树色间。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傍竹行寻巷,当门立看山。吟诗老不倦,未省话官班。
重经车辋谷。宋代。司马光。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