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好,潭影空禅心。挂袖云生石,翻经月照林。
履行随竹静,钵洗向泉深。九江仙源里,惟闻钟磬音。
赠武夷僧。明代。王恭。 武夷山水好,潭影空禅心。挂袖云生石,翻经月照林。履行随竹静,钵洗向泉深。九江仙源里,惟闻钟磬音。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苦风。明代。廖衷赤。 玄冬日暮风萧索,倒卷黄沙入城郭。城头木落天阴阴,不堪更把尊罍酌。石岸崩颓大雪侵,避缴猿鹤号空林。三十年来厌兵甲,铁骑金铙惊客心。乡关有梦归未得,破艇孤灯半欲熄。夜来翘首望南云,潇湘一带兵气黑。相逢鸿雁尽哀鸣,故园旧事空相忆。拥衾不寐数踌躇,风打舟篷到日出。
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元代。方回。 太行荆浩之乡里,佳处立参仍坐倚。崖树涧石皆写真,想见今毫吮沁水。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此岂自图其所居,屋上峰峦插天起。栅门鸡犬锁寒林,僮马盘山暮烟紫。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好古人多识古希,不意永嘉闻正始。
蝶恋花。宋代。叶梦得。 薄雪消时春已半。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一缕游丝牵不断。多情更觉蜂儿乱。尽日平波回远岸。倒影浮光,却记冰初泮。酒力无多吹易散。余寒向晚风惊幔。
咸阳县令求清渭楼诗和何子应长句。宋代。苏籀。 秦如蒹葭未饱霜,四维不举空豪强。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终始皇。富极薰天力斡地,诸侯西来谁敢当。范雎李斯乘利势,蒙骜白起先戎行。韩卢前奔宋鹊举,角逐海内如驱羊。干戈取之刑法治,举事夸淫惟快意。时移数尽非徒然,直笔汗青遭唾毁。咸阳宫殿无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山巅观阙总成尘,清渭东流无昼夜。昔时此水贯宫垣,今日沦涟县楼下。无复秦娥洗妆水,时有村童饮牛马。秋波泠泠泛红叶,春天波荡桃花节。清名不与世荣辱,混濁何尝妨至洁。八川分流皆异态,七泽胸中无芥蔕。直须面面倚危栏,殚睹雍州原野火。楼中有客雍门弹,坐上悲歌击樽坏。何侯精采如琳琅,携诗揖我谓我臧。我今为子登楼赋,书版一讽悲兴亡。
偕杨蓉裳农部同至草堂祀黄文节公生日。清代。赵佩湘。 结伴城南去,来寻旧草庐。觞称山谷寿,人集杜陵居。翠展墙头竹,红翻水面蕖。关心年谱缺,谁为补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