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金门曙,千官列雁行。西山含落月,北阙映初阳。
御柳蓬莱色,宫花太液香。袖中有三策,思欲上君王。
拟早朝。明代。王恭。 钟鼓金门曙,千官列雁行。西山含落月,北阙映初阳。御柳蓬莱色,宫花太液香。袖中有三策,思欲上君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又答张君祖诗。魏晋。康僧渊。 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融飙冲天籁,逸响互相因。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翘想晞眇踪,矫步寻若人。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研几通长妙,遗觉忽忘身。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
漫兴 其二。清代。张修府。 兴来自拨床头瓮,公退惟看屋角山。镇日狸奴守残帙,一椽权署小琅嬛。
和章宰访祝子寿来青书院韵。宋代。徐元杰。 文昌因祖饯,郎宿问斋名。枉驾一朝款,寒窗千载荣。未花梅索赋,堪杖竹径行。自得来青句,出泉不可清。
寄筹堂。金朝。李俊民。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游尹澜柱铨部园林十首 其六。清代。陈恭尹。 曲渚平无浪,扁舟晚不归。如何垂绶客,亦有钓鱼矶。天月欲随我,水云微上衣。小童轻把棹,莫使白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