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鸟双飞恋浅红,乐游原上晓嘶骢。别来已少看花伴,空对芳菲落画中。
钱舜举羽毛 其一。明代。王恭。 娇鸟双飞恋浅红,乐游原上晓嘶骢。别来已少看花伴,空对芳菲落画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子瞻扬州借山寺。宋代。刘季孙。 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
冬夜闻雷有感。宋代。张宪。 阳气涣不收,梨花开九月。无何玄冬夜,火灵飞列缺。疾雷故匉訇,大雨久不辍。顽云聚复散,淫风赤如血。虫豸不入藏,龙蛇竞出穴。寒威变融焕,四序失故节。胡为数岁中,雷向盛冬发。委靡不执柄,遂为群阴窃。及其不可忍,奋迅始一决。乃于涸寒时,䃸磹未肯歇。龙战久不解,险难纷纠结。既乖长养意,愈使威权亵。天怒不终朝,王纲有时裂。何能尧吾君,调理继稷契。先事诛权奸,以次及群孽。假尔霹雳车,为吾左黄钺。普天新号令,坐使万国悦。煌煌世祖业,中道复光烈。
京都闻砧。魏晋。欧阳建。 砧杵声声过短篱,一声高处一声低。画蛇几许惭添足,梦蝶多时苦弄衣。黄菊有花非我里,青山无恙待人归。行行争奈千千舍,欲学天门八翼飞。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宋代。李弥逊。 花信争先,暗将春意传桃李。寿卿同醉。绿野连珠履。麟阁丹青,眷注耆英裔。眉间喜。日边飞骑。来促东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