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
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
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
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
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夏日过憩天王寺。明代。王恭。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经乱偶述 其一。明代。区怀年。 飞镞浑彤□,城阴起夜乌。瘁烟寒野窜,愁雨浥膻屠。自幸违簪绂,谁能爱发肤。布刀盈把赠,零落辟兵符。
得张季长书以大蓬见称盖以予寄禄官视昔秘书。宋代。陆游。 老病江湖上,烦公问死生。僊蓬虽误到,残锦只虚名。点滴三更雨,凄凉万里情。向来遗恨极,不遂隐青城。
上巳与江晦叔游城西。宋代。孔武仲。 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人醉乡。天上仙葩迷阆苑,月中清气泻银潢。觞浮曲水青春暮,人在瀛洲白日长。却望宜秋指归路,觚棱金碧正斜阳。
送张对溪之任庐州。明代。杨继盛。 我期玄素回天力,何事赤符此日行。几度为亲焚谏草,百僚忌尔着时名。莺啼晴树秦烟暮,旌拂庐云曙色明。若遇超然同志问,为言终不负平生。
晋元帝庙。宋代。刘克庄。 元帝新祠西郭外,野人吊古独来游。阴阴画壁开冠剑,寂寂丝窠上璪旒。势比龙盘犹在眼,事随鸿去不回头。叶碑廊下无人看,欲去摩挲又少留。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明代。释函可。 一寸青青自耐霜,茂陵骊岳总茫茫。黄尘不独埋红粉,社里莲花比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