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池底绚霞光,疑是莲花火里藏。借问幻师谁会此,乾坤炉冶炭阴阳。
游汤泉四首 其二。明代。唐顺之。 坐看池底绚霞光,疑是莲花火里藏。借问幻师谁会此,乾坤炉冶炭阴阳。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临江仙。宋代。赵长卿。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梦回楚馆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上海旅次酬顾五子朋。清代。郑孝胥。 当时岂意眼中人,逆旅相看老更亲。苏子终成寄阳羡,荀卿犹自客春申。溪山原在官宁腐,风雨愁来酒未醇。他日寻思定何味,祇应馀味是艰辛。
云巢歌为陈焕文赋。明代。顾禄。 我本云间人,夙契云山缘。闻公巢云处,爱作云巢篇。公家云巢在何许,会觇秀出云海边。山头日月白云起,云峰万朵浮青莲。山人结屋入云去,置身直上云松巅。云萝千尺覆户外,槛下百道来云泉。云翁住其下,日与云周旋。或携云鹤游,或伴云龙眠。飧云英兮漱云液,被云衣兮驾云軿。有时看云发高咏,落笔往往凌云烟。浮云世事岂能绊,萧散自是云中仙。我欲乘云走相觅,云路峻绝难夤缘。尔来山人弃云出,我今亦是青云客。云骑桥南古汴津,一笑相逢云水白。问公别云今几年,侧身东望云茫然。又挂云帆拂沧海,归去自种云中田。
冬宵何漫漫。明代。郭之奇。 冬宵何漫漫,残灯留影半。冥心出大荒,合眼凭霜案。无复赘我言,诗易人删赞。无复劳我思,元会人排算。治忽兴亡事,昭昭史册断。左谷并迷盲,马班合腐烂。人事有推迁,天心随鍊锻。弃置从何说,古事难今判。一自鸿初邈,黄虞忽已漶。羲和久湎沉,叔季皆长幔。揖让与征诛,是非同一段。楚狂不复醒,屈子醒即窜。是由独往人,五夜千忧绊。蝶梦倚庄周,凤鸣烦姬旦。我非扣角徒,何以歌复叹。且留百岁心,时假三号唤。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仍更有,初开菊。何妨更,重添竹。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满江红·半世飘蓬。宋代。沈瀛。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仍更有,初开菊。何妨更,重添竹。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