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宿荆溪上塘庵述怀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明代。唐顺之。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元夕前三日书事 其二。宋代。周紫芝。 落日沧江上,潮回水自平。云连子胥庙,山接阖闾城。海岳朝吴会,衣冠奉帝京。端门旧灯火,还向此时明。
满江红 江中薄暮,用王昭仪韵。清代。王策。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龙虎散,精灵灭。水天话,推篷说。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寄王江州。宋代。梅尧臣。 休嗟谪官去,山根胜穷边。当职言无隐,他时事好还。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渐到盆城否,犹期信可传。
望金陵。元代。萨都剌。 行人雨霁金陵去,萧寺钟声又远听。五月潮声方汹涌,六朝文物已凋零。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干古兴亡堪一笑,买花载酒赏心亭。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宋代。陆游。 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岂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络奇石。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纱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却拈燥笔写新图,八幅冰绡瘦蛟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