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已六日,嘉节逢重九。旭日明秋空,川原净氛垢。
寥寥数家村,茅檐荫榆柳。绿醑堪旋沽,黄花何处有。
张帆乘便风,舟行疾于走。前岸渺弥望,瞬息属回首。
桃源下百里,不待晨炊后。北京缅迢递,王程畏迟久。
举觞问河神,明晨还送否。
九日发桃源遇便风。明代。杨士奇。 出门已六日,嘉节逢重九。旭日明秋空,川原净氛垢。寥寥数家村,茅檐荫榆柳。绿醑堪旋沽,黄花何处有。张帆乘便风,舟行疾于走。前岸渺弥望,瞬息属回首。桃源下百里,不待晨炊后。北京缅迢递,王程畏迟久。举觞问河神,明晨还送否。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雨中有怀王达善胡子嘉舒仲㶷赵伯庸暨张观海杨玄同二高士 其三。明代。唐桂芳。 二子才华俊,郎君意气多。相期青史传,休赋紫芝歌。野鹤翔云汉,山猿啸薜萝。物情多自得,吾道转蹉跎。
望九华山。唐代。林滋。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pI嵬如婴儿。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题忠愍公送婿邢得昭归婺女诗后。宋代。潘霆孙。 胡谪亦由广帅,李不不出郴阳。相慨冰清在纸,至今遗墨犹香。
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唐代。李亨。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颍王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信王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益王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李亨
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明代。王叔承。 广陵潮头磨宝刀,落日正悬杨子桥。椎牛置酒赛河伯,白虹当座开青霄。一杯万里行色骄,虎头将军髯紫毛。弹铗金精啸生火,酣歌忽指欃枪高。书生能笔又能箭,谁堪巧饰人前面。阴山六月马走冰,侠气淋漓心一片。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行行尽弃雕虫艺,骏骨还应向燕冀。壮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声诗字学俱微茫,男儿白手为侯王。君不见郭汾阳,生平著书曾几行。笑谈将相动自得,道与古圣参徜徉。北征倘见胡御史,传声勿事词人章。言官岂无经国疏,骅骝伯乐方康庄。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当乾纲。此时定容直臣口,愿思大体无猖狂。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匡衡刘向总忧国,可宜魏绛宜陈汤。相逢燕市醉怀合,若论边塞先庙廊。燕山青青易水绿,有人更唱萧萧曲。苍颜怪颔卖文者,便是当年高击筑。黄金台下胡姬家,垆头旧典王生服。我亦尝嗤广武军,竖子英雄犹在目。诸君此去功名成,问余多恐黄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