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班中第一流,由来清誉重琳璆。储无甔石门如水,胸贮阳和面带秋。
海岱藩垣腾宠命,冰霜道路戒行辀。十载同朝始相见,篇诗持赠当吴钩。
送杜御史山东参议。明代。杨士奇。 御史班中第一流,由来清誉重琳璆。储无甔石门如水,胸贮阳和面带秋。海岱藩垣腾宠命,冰霜道路戒行辀。十载同朝始相见,篇诗持赠当吴钩。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宿赵州。明代。袁宏道。 入市不闻嚣,残阳半丽谯。人家多画水,贾肆尚依桥。禅梦采清磬,秋心动夜条。柏林如见语,还汝旧时瓢。
倚楼。明代。谢榛。 应接妨诗兴,淹留倍旅情。别家仍有累,浮世岂须名。山远暮霞色,林疏秋雨声。此楼非我室,愁思度阴晴。
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 其二。宋代。林希逸。 灶户年年减,苛征可奈何。给符催起火,输赋仰晴波。民困官谁察,兄贤政必和。虽云纲有本,久例剋除多。
夏太常半壑秋声竹。明代。倪谦。 太常夏卿凤池客,曾向鳌峰挥翰墨。兴来爱写青琅玕,顷刻毫端生秀色。眼中此幅尤绝奇,籊籊总抱冰霜姿。大竿凌云势直上,小竿枝弱形斜欹。大竿小竿如玉削,飘萧叶叶金刀错。西风昨夜入中林,恍觉秋声满岩壑。疑君鼓棹游湘川,两岸修篁摇翠烟。苍梧望断滴风雨,笔底闲将幽思传。又疑推篷向淇澳,漪漪满地瞻新箓。醉将筠管扫烟梢,似惜佳人在空谷。当年湖州妙入神,意趣所到皆通真。免起鹘落有遗法,异世接武卿其人。念我平生性孤洁,重此清风与高节。展图一见爽心神,凉袭衣襟洒苍雪。挂君高堂绝点埃,紫箫好备伶伦裁。月明试弄参差琯,应引和鸣栖凤来。
游北里三峰寺。元代。卢琦。 看云远过古丛林,幽径缘溪窕窈深。竹覆僧房冷似水,苔生佛面半无金。日斜孤鹤松梢立,云冷寒蛩草际吟。童子焚香延客坐,一帘山色晚沈沈。
过广陵福缘庵瞻礼德公遗像。清代。陈维崧。 步屟间经占上方,岧峣金刹映寒塘。青枫历历人千里,白月濛濛雁几行。千古玉钩隋帝墓,一枝斑竹赞公房。寺前正有关门水,尽日潺湲到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