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身全诸福,班衣欢绕十孙。最是凤毛五采,明时翙翙高骞。
挽李处士 其二。明代。杨士奇。 白发身全诸福,班衣欢绕十孙。最是凤毛五采,明时翙翙高骞。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点绛唇(长沙送同官先归邵武)。唐代。吕胜己。 满路梅花,为谁开遍春风萼。短亭萧索。草草传杯酌。送子先归,我羡辽东鹤。他年约。瘦藤芒_。共子同丘壑。
月夜二首 其一。宋代。刘敞。 月出浮云尽,风生中夜清。星辰竞摇动,河汉湛虚明。老树稀疏影,惊禽断续声。秋怀先已乱,蟋蟀更宵征。
虞美人 送春。清代。沈善宝。 问春欲去归何处。怪底春无语。商量无计把春留。又见杜鹃啼血、蝶含愁。落花飞絮多情绪。也欲随春去。阑干十二独徘徊。剩得青青满眼、是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