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送将违,心摇正欲飞。好依官道柳,且傍老莱衣。
草藉清尊满,花馀故树稀。平生君共我,独自夕阳归。
城隅别某。明代。李舜臣。 匹马送将违,心摇正欲飞。好依官道柳,且傍老莱衣。草藉清尊满,花馀故树稀。平生君共我,独自夕阳归。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题定慧院。宋代。史声。 寺名定慧知何代,桥古碑横不记年。古树乱鸦啼晚照,故园新蝶舞春烟。十层宝塔化尘路,五色云衢散上天。惟有玉莲池内水,沧浪深处老龙眠。
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 其二。宋代。朱熹。 阙里当年语从心,至今踪迹尚难寻。况君直至无心处,肯向人前话浅深。
感燕。明代。谢肃。 绿阴深巷堕香泥,燕子双飞日又西。金屋䌓华虽惯入,茅齐低小谩安栖。风埃捲地轻身在,海浪兼天故国迷。莫向百花洲上去,恐令生别恨幽闺。
故襄师陈端明挽诗。宋代。刘克庄。 公昔加黄钺,堂堂国势尊。边人开此户,索虏祭南门。军册甲寅报,炊烟戊己屯。吴儿勿轻议,公论在襄樊。部曲吞声惜,朝廷拊髀思。谁知钓璜叟,堪将渡辽师。无复湟中谷,空馀岘首碑。韩门翱湜在,行状与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