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明代。李舜臣。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金朝。马钰。 毕公好志。官障私魔心不二。决烈修持。能可移山志不移。尘缘一削。世上荣华无染著。可称仙徒。堪许完全大药炉。
钟文南太守自美洲回里,赋赠 其二。清代。丘逢甲。 西穷月竁传天语,东走星槎奉国书。三日逢头七逢尾,真看沧海掣鲸鱼。
古别离。明代。吴兆。 车辚辚,马特特,路上行人行不息。丈夫一去音信稀,门前凝望是耶非。罗巾掩面羞回顾,翻令小姑笑妾误。忆妾家中娇小姿,爱弄玉环阿母随。只知娇养无愁苦,常笑他人怨别离。如今小姑年十五,能不忧愁有几时。
乌夜啼。宋代。周紫芝。 黄门急诏下,趣封南郡王。鸾辂俨且深,班剑列成行。建以左纛旆,树以羽葆幢。骨肉厚恩义,门户生辉光。分封得大国,四境弥土疆。那知以嫌猜,将身触嗔怒。徵我还上都,令我不得住。夺我封侯印,被我五两组。低头屏气息,对客不敢语。红窗昏夜灯,白泪堕秋雨。郁郁两大树,依依近墙宇。鸦鸦枝上啼,腷腷振两羽。沉沉夜未央,紞紞方三鼓。侍儿闻之喜,揽衣中夜起。起敲斋閤门,秉烛具肴旨。再拜前致词,灵乌未可鄙。吾闻乌夜啼,霈泽覃万里。杲杲方平旦,使者已在门。官家有诏书,为君敦厚恩。旧愤知己释,徙封意增勤。客有鲍书记,当代称能文。命作啼乌曲,乐府传清芬。人生欲富贵,生身恨不早。富贵岂不好,危机亦难蹈。古来兄弟间,生死在一朝。煮豆然豆豆叶焦,灵乌莫厌声哓哓。
春草池绿波亭。明代。袁华。 为爱玉山好,放舟玉山去。绿波亭边春入池,况据玉山最佳处。时当二月春正美,曲尘摇波草如绮。雨惊残梦未鸣蛙,风漾飞花见游鲤。大谢文章迥绝尘,江淹词赋亦清新。得句池塘怀别远,伤情南浦送行人。何如此亭乐赏适,石脚插入鱼龙宅。临流行酒水浮阶,俯槛鸣琴光照席。君不见山川极目楚囚悲,北望神州泪满衣。又不见昆明一夜飞劫灰,汉代衣冠委草莱。但愿无事长相见,春草池头日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