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宜南陌静缁尘,况复高城过雨新。夹路啼莺歌似响,一春踏草到应频。
侵苔薜荔萦初蔓,隔水衣裳挂满筠。无限夕阳堪共醉,明朝世务恐牵人。
同诸公贡院小集。明代。李舜臣。 最宜南陌静缁尘,况复高城过雨新。夹路啼莺歌似响,一春踏草到应频。侵苔薜荔萦初蔓,隔水衣裳挂满筠。无限夕阳堪共醉,明朝世务恐牵人。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赠行脚僧。唐代。子兰。 世界曾行遍,全无行可修。炎凉三衲共,生死一身休。片断云随体,稀疏雪满头。此门无所著,不肯暂淹留。
赠城西谢知堂。宋代。白玉蟾。 蓬莱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乔如松。双眸炯炯黑於漆,脸边隐隐如桃红。有时仰天笑开口,撮起崑崙归右手。忽然虚空跌落地,不觉满腹藏星斗。有时惊起老龙号,一口汲尽沧浪波。打破混沌揣出骨,拈起芥子貯山河。偃月炉中煮天地,煎炼日魄并月髓。笑把葫芦禁鬼神,杖头挑起山和水。栾巴噀饭飞成峰,左慈剪艾化为龙。夏月梅花冬月电,似此伎俩问吕钟。撮土为香犹是假,水底麒麟取作酢。鬼神眼睛突出外,无根树下骑铁马。工夫到处戏极时,拈弄造化如儿嬉。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女皇要补西天竅,炼石不得羲皇笑。秦皇凿山通四溟,汉帝掣之一长笑。先生手持没底篮,出有入无犹不凡。携此道术问四海,洞宾今正觅同参。盏里绵包或聚散,火里游鱼水里雁。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水盆搅散五色沙,满地写出龙蛇花。自将一盏逡巡酒,敢向人前化作茶。笊篱里面一条路,透入青霄云外去。十字街头开铺席,翻手覆手成云雨。如今天下觅无人,似君道术真入神。踏遍江湖今几春,都来一个云水身。
筵上赠小英。宋代。张咏。 天教抟百花,抟作小英明如花。住近桃花坊北面,门庭掩映如仙家。美人宜称言不得,龙脑熏衣香入骨。维扬輭縠云英,毫郡轻纱若蝉翼。我疑天上婺女星之精,偷入筵中名小英。又疑王母侍儿初失意,谪向人间为饮妓。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舞态因风欲飞去,歌声遏云长且清。有时歌罢下香砌,几人魂魄遥相惊。人看小英心不足,我看小英心本足。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尔新翻曲。
路傍老叟。明代。于谦。 路徬遗老亦堪悲,问着仓皇只泪垂。恒产卖馀无业次,比邻逃尽少亲知。衰残满冀升平日,饥困仍逢旱涝时。见说朝廷宽赈恤,也来叩首拜恩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