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行乐负芳草,不见良朋过远村。云气有时生石磴,风声终日在松轩。
羡君壮志超前烈,老我丹心忆至尊。倘肯携书作邻并,瓜山蓬户竹为门。
王晦叔次韵答虎仲威见寄。明代。郑潜。 春来行乐负芳草,不见良朋过远村。云气有时生石磴,风声终日在松轩。羡君壮志超前烈,老我丹心忆至尊。倘肯携书作邻并,瓜山蓬户竹为门。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拟常建题破山寺。元代。马臻。 古寺破山色,入门松竹阴。雨花传祖意,坐石契禅心。潭静白云上,月高清梵沈。几时辞一尉,寻社入东林。
听崔莒侍御叶家歌。唐代。张祜。 宛罗重縠起歌筵,活凤生花动碧烟。一声唱断无人和,触破秋云直上天。
北行江上日望舍弟南归信息 其三。明代。区大相。 共道批鳞罪有馀,主恩翻得守田庐。渔樵久定归来计,不待逢人更卜居。
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清代。陈维崧。 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有和病、云鬟挥涕。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奈又说、春蚕竟死。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风乍吼,粉云起。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宋代。洪皓。 出疆许久岂当陈,患难频经赖至神。敢觊通路驰一乘,遥思乡饮立三宾。陵苹翠减犹能泛,岸蓼红衰不变辛。秋尽交游无陆凯,江梅谁赠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