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衡门隔暮烟,归来惟见陇头阡。空悬北斗推前辈,怅望东山忆旧缘。
暇日每歌元亮句,晚年深契道州传。论心小友容呼久,老大风尘祇自怜。
挽周宁宇先生二首 其一。明代。刘宗周。 一别衡门隔暮烟,归来惟见陇头阡。空悬北斗推前辈,怅望东山忆旧缘。暇日每歌元亮句,晚年深契道州传。论心小友容呼久,老大风尘祇自怜。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挽秦举人。明代。钟芳。 双亲淮水隔东吴,千里来娱望眼孤。金缕侑觞称上寿,玉楼撰记促妖符。香遗深院三秋桂,声咽平林半夜乌。泉壤不须长抱恨,联翩绳武看群雏。
歌行长短三首赠梁公实谢病归 其三。明代。王世贞。 汝谋结室罗浮顶,下饮仙人葛洪井。桂树宛宛山日深,松花濛濛白云冷。我亦仅买蜻蜓舟,归与少年为薄游。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
过岳阳楼。清代。颜检。 西湖湖水阔,东湖湖水长。东西同一湖,湖色争天光。我昔曾往东湖去,去时忝作潇湘主。我今复向西湖游,游踪重上岳阳楼。岳阳楼下多樯橹,天高秋朗澄沙渚。晨光暮霭气万千,日往月来人今古。古今作者皆登临,谁识先忧后乐心。山岳江湖自形胜,乾坤吴楚多胸襟。胸襟亦何托,古人不可作。先迹手摩挲,读罢泪并落。泪落不能收,霜露春复秋。回头已卅载,此日来孤舟。此日孤舟空往还,半年三度看君山。三度君山长不改,嗟我白发非故颜。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 其九。明代。唐顺之。 捷上彤庭宠数优,诏分玉带与名裘。麾下偏裨尽稽首,貂蝉笑看出兜牟。
同潘屯田冬日早朝。唐代。张文琮。 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通晨禁门启,冠盖趋朝谒。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
修净慈寺成,贺简以道长老。元代。张昱。 古佛毗耶愿海深,万间弹指变黄金。分明兜率诸天境,庆赞阎浮施主心。堂上鼓钟声大地,域中龙象尽知音。自应雪夜传衣处,不独神光在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