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听熏风,清晓月,韵梅花。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
水调歌头·踏碎九街月。宋代。杨炎正。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听熏风,清晓月,韵梅花。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晨起二首(后首一题作山斋秋晚)。唐代。许浑。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春日书怀。宋代。虞俦。 吴兴太守也堪怜,十日斋厨九不烟。索漠清怀寒食夜,颠狂风雨落花天。流莺百啭还求友,化鹤重来不是仙。待得麦秋民足食,君恩万一许归田。
弃官归故庐。宋代。游九功。 野塘漫漫板板东,家在春风畎亩中。阶草不芟新织翠,庭花初种小开红。酒赏村酿馀酸味,诗乏才华有淡工。邻里相过无杂语,但云饥后庆年丰。
自严滩至新安途中纪兴十首呈司马汪公 其一。明代。胡应麟。 四百滩头路,峰峦面面青。路疑行绝栈,滩似泊空舲。平地飞千瀑,高天突万星。不因司马在,吾岂别玄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