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离鄞至菁江东望。宋代。王安石。 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豫章舟中夜坐自遣。宋代。曾丰。 初月多情出,西山故意遮。更遭风激水,而乱客吹笳。梦入翩翩蝶,惊闻阁阁蛙。违多谐偶少,物理固然邪。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闻刘彦说率友生过别业以诗寄之与彦说之约者皆当和此诗也。宋代。赵蕃。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呈秦丈西岩。清代。汪中。 中也毁齿不见父,父友平生心所识。相从夙夕上君堂,风雨城南路不隔。短衣曳地学周旋,历历门庭记行迹。春风移酒到林亭,高阁灯红露气清。负剑殷勤席末坐,相呼犹道乳儿名。永夕欢娱苦不足,高歌屡舞更相属。卷帘凉月下庭柯,丝管惊心悲夜促。满堂脉脉醉更衣,我倦蒙头就怀宿。一朝失怙可怜人,骨肉生分各自全。不教富贵致身早,忍使艰难累老亲。亲交一饭动徵色,长揖出门心断绝。山泽天寒草实尽,冰霜岁晚葛衣裂。十八年中万死身,今日生成转呜咽。世事消磨气渐平,风尘苦受俗人轻。一剑防身报知己,十年落魄未成名。岂有千金重然诺,强将怀抱向人倾。草树沈沈宿烟霁,奉手重过旧游地。一时宾从尽依然,回首疑逢梦中事。欢游不见生我人,厚地高天永相弃。丈人爱才古所无,天下之士为楷模。故人子弟今牢落,负米犹能读父书。
刘端父御史见和初到济南诗次韵荅之。元代。赵孟頫。 少日居多隐遁情,微官犹喜得山城。腹中洞视浑无物,身外何因更有名。忽忆放船苕水去,终期背郭草堂成。故乡一别三千里,看见池塘草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