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
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
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
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送颜复赴阙。宋代。苏辙。 簟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梁溪。明代。王达。 微波皱绿回轻风,溪流直与南湖通。人家两岸几兴废,鸥影萧萧夕照中。孤桡欲发临溪口,澹烟寂历明疏柳。水清月落正愁人,钟鸣况是僧归后。芙蓉隔溪千里多,白云满窗生薜萝。橹声咿剪寒月,去去其如离思何。
保竹为余罃举人父题。明代。罗玘。 一笱费一竹,得鱼不盈觔。一笮费千竹,度人纵如云。费竹有多寡,终非爱竹人。筐成塈落梅,忍杂土与尘。笾实荐宗庙,凛然对明神。用有贵贱异,能免伐竹频。尚有汗简编,圣言载谆谆。妙道固有托,蠹朽伤其真。忆昔得此种,潜夺蟹谷春。竟尔隐其下,人曰竹隐君。子乃更爱竹,孙尤爱无伦。视竹如视家,谁能乐家贫。桑梓恭敬止,毛里不属身。丘木有松楸,望之忍为薪。白凤下啄实,不知在何晨。虽当伶伦来,要使常回轮。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唐代。韦应物。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送胡东渠少参致仕归晋阳。明代。杨慎。 醳绂辞荣赋北征,急流勇退见高情。元龙湖海多豪气,长孺朝廷有直声。尘世已破枕中梦,杯酒况兼身后名。秪恐清风遗远徼,聊将公是托诗评。
望梅 忆旧。明代。王夫之。 如今风味,在东风微劣,片红初坠。早已知、疏柳垂丝,绾不住春光,斜阳烟际。漫倩游丝,邀取定巢燕子。更空梁泥落,竹影梢空,才栖还起。阑干带愁重倚,又蛱蝶粘衣,粉痕深渍。拨不开、也似难忘,柰暝色催人,孤镫结蕊。梦锁寒帷,数尽题愁锦字。当年酝就,万斛送春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