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宋代。苏辙。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寄题张浩然松雪楼。宋代。刘著。 入座山光秀玉柯,岸巾绝景意如何。瘦来岂为寒松句,和寡还惊白雪歌。地近云烟来鹤驾,檐高星斗泻银河。悬知老子登临处,渺渺沧波月色多。
出居庸。金朝。蔡珪。 乱石妨车毂,深沙困马蹄。天分斗南北,人向日东西。侧脚柴荆短,平头土舍低。山花三两树,笑杀武陵溪。
题慈恩友人房。唐代。李洞。 贾生耽此寺,胜事入诗多。鹤宿星千树,僧归烧一坡。塔棱垂雪水,江色映茶锅。长久堪栖息,休言忆镜波。
生日自祝。金朝。王若虚。 空囊无一钱,羸躯兼百疾。况味何萧条,生意浑欲失。清晨问喧呼,亲旧作生日。我初未免俗,随分略脩饰。举觞聊自祝,醉语尽情实。神仙恐无从,富贵安可必。脩短卒同归,何足喜与戚。一祈粗康强,二愿早闲适。衣食无大望,但要了晨夕。万事不我撄,一心常自得。优游终吾身,志愿从此毕。
题金宪长舜举蓉溪书屋图四首 其一。明代。边贡。 蓉溪主人溪上来,来时廉访去都台。共道溪花似溪主,暂时摇落又还开。
赵孝子。元代。揭傒斯。 庐陵赵孝子,四岁父行贾。一去三十年,家惟大母母。大母已云没,而父行不归。儿长亦有妇,母子聊相依。从父自北来,汝父久已死。母子哭相问,父死何乡里。闻汝父死时,不知汝父处。汝但欲往问,京师多旧故。再拜别阿母,行行至京师。自念不见父,儿死无归时。乃有曾长者,往昔与父善。言汝父死处,滨州利津县。徒跣二千里,薄言至利津。朱琪张文辈,一一陈所因。死以某年月,葬以某木棺。姓名某所题,近在城南端。城南冢累累,翳然榛莽中。极目千万冢,谁能识其踪。行哭七日馀,欲死不得所。生者无由知,死者岂能语。解发系马鞍,负之坟坟过。吾父傥有知,发解鞍自堕。俄至一坟前,鞍堕发自解。开坟见前和,题字宛犹在。既见父姓名,痛绝心始安。函骨陈野祭,禽鸟声为酸。邻老四面来,惊叹未曾有。相帅报县官,县官骇之久。即日上大府,大府咸异之。次第闻中朝,行子正南驰。行子行且伤,哭踊如初丧。路遥山川阻,何时至故乡。故乡既云至,葬祭无迟礼。母子永不离,万事若流水。闻者尽称孝,见者皆感泣。期尔百世昌,望尔百禄集。儿今一无愿,愿母长不老。岁岁父坟前,洒饭坟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