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唐代。李端。 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一。明代。陈献章。 江湖城市气交吞,谁放兰舟系柳根。肯与渔翁通水界,白头破浪在江门。
张颢刺客。元代。杨维桢。 晋刺客不杀朝服臣,唐刺客不杀寝苫人,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呜呼,枭颢首,轘纪胸,淮南刺客可无功?
秋寺。明代。岑徵。 金行开震旦,绀殿敞晴光。花雨随风散,龛灯照佛凉。叶垂双树露,钟动九秋霜。欲学无生法,长依水月乡。
赠陆仲侯。明代。释今无。 白眼原难富,丹青岂贷贫。甑中飞野马,世上待何人。地僻长无雪,花妍不是春。少年沽美酒,更莫望乡津。